1、世衛組織啟用冠狀病毒全球監測網絡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新聞公報稱,已啟用“冠狀病毒網絡”(CoViNet),以促進和協調全球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及早準確地檢測、監測和評估新冠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現的冠狀病毒。(新華網)
2、4省份已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
日前,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北京、廣西、內蒙古、甘肅4省份先后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國家醫保局局長章軻實地調研相關工作,釋放了通過醫保政策推動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政策信號。(健康報)
3、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3088種
近日,國家醫保局就醫保目錄查詢和藥品配備機構查詢等作出詳細解答,其中提及:國家醫保局建立完善了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醫保藥品目錄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將符合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等基本條件的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經過6輪調整,已累計將744個藥品新增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其中談判新增446個,覆蓋了目錄全部31個治療領域。通過談判納入目錄的藥品,大部分都是近年來新上市、臨床價值高的藥品,大量新機制、新靶點藥物被納入目錄。目前,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3088種,其中西藥1698種、中成藥1390種;中藥飲片為892種。(國家醫保局)
4、國家藥監局:加快新藥好藥上市速度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近期召開的2024年全國藥品注冊管理和藥品上市后監管工作會議強調,當前我國藥品研發、生產、經營結構正在發生歷史性重構,深刻認識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打好“三大攻堅戰”:一是加強日常監管,全面壓實各方責任,深入開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做好上市后藥品風險監測,打好防范化解藥品安全風險“攻堅戰”;二是優化創新藥審評審批機制,加快新藥好藥上市速度,提高政務服務質量,打好加快發展醫藥新質生產力“攻堅戰”;三是強化專業機構能力建設,持續提升智慧監管水平,匯聚全國監管協同合力,打好全面提升監管能力“攻堅戰”。(國家藥監局)
5、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部門:將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及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修訂印發了《“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在養老服務體系方面,一是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提供失能照護、老年食堂以及助浴助潔助醫助行等服務。二是公辦機構能力提升。新建或改擴建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提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護理能力,強化對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支持醫療資源富余地區的病床使用率較低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新建或改擴建醫養結合服務設施,提供醫養結合服務。三是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發展養老等。(國家發展改革委)
6、全國首個綜合性衛生健康便民電子地圖發布
如何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提供真正精準化、個性化、智能化、便捷可及的衛生健康服務?近日記者獲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日前在全國率先推出了首個綜合性衛生健康便民電子地圖(以下簡稱健康地圖)。這份健康地圖詳細標注了本埠轄區近5000個衛生健康類服務場所。點擊進入相應版塊后,公眾可根據系統引導,自動定位到最近的衛生健康服務點并獲取具體信息,可直接撥打專線電話,還能實現“一鍵導航”。(中國衛生健康網)
7、小小電子藥盒可提升結核病治療成功率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電子藥盒作為結核病直接觀察治療的補充手段。然而,電子藥盒的使用效果如何,現有證據尚無定論。日前,記者從山東中醫藥大學了解到,該校教授胡軍團隊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魏曉林合作發現,使用電子藥盒可將結核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提高29.2%,同時提高了21%的治療成功率。這一成果以《基于電子藥盒的綜合干預措施對改善西藏結核病治療結果有效性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為題,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科技日報)
8、硫酸阿托品是“近視神藥”?專家提示使用需謹慎
近日,一款新獲批的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引發關注,甚至被一些網友稱為“近視神藥”。眼科專家提示,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使用需謹慎,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使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海麗介紹,研究顯示,低濃度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雖能一定程度上延緩近視發展,但并不能“逆轉近視”,并非“近視神藥”。李海麗提醒,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需在醫生指導下科學使用,同時需要監控用藥后不良反應及安全性。(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