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重要醫學成就最新名單發布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2024年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3項“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43項“中國2023年度重要醫學進展”。本年度入選的3項重要醫學成就分別為創建蛋白質組學體系、基于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發現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標志和藥物靶標、揭示非經典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及鑒定有關蛋白家族成員。(健康報)
2、國家組織胰島素集采接續采購開標
近日,國家組織胰島素集采協議期滿后接續采購在上海市開標。3.5萬余家醫療機構參加本次接續采購,填報胰島素需求量超過2.4億支,涵蓋臨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島素;13家胰島素生產企業的53個產品參與本次接續采購,49個產品獲得中選資格,中選率為92%,中選價格在首輪集采基礎上降低3.8個百分點。(健康報)
3、自助售藥機禁售甲類非處方藥和處方藥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藥品經營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公告》。《公告》提出,藥品零售企業可按照藥品儲存要求設置自助售藥機銷售乙類非處方藥,不得銷售甲類非處方藥和處方藥。自助售藥機放置地址在許可證“經營地址”項下注明。《公告》要求,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在核發、重新審查發證、變更、吊銷、撤銷、注銷等事項完成后十日內將信息上傳至國家藥品監管數據共享平臺,及時更新相關企業許可證信息。(健康報)
4、人社部: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13.8億人
近日,人社部2024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長陳峰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7億人、2.4億人、2.9億人。1-3月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2萬億元、總支出1.8萬億元,3月底累計結余8.6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13.8億人,覆蓋98%人口,其中9.86億人同時領用了電子社保卡。(央視網)
5、我國實現職業病全病種監測
記者從國家衛健委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職業病報告系統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涉及約2000多個縣(區)。我國職業病的監測病種也由原來的10種職業病擴大到所有職業病病種,即十大類132種。重點職業病監測向縣(區)延伸,監測病種和范圍已擴大至全因素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健康檢查等全部職業健康檢查類型。(中國青年報)
6、世衛組織:過去50年全球免疫接種挽救1.54億人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50年,全球免疫接種工作挽救了約1.54億人的生命,其中超過1億是嬰兒。免疫接種作為健康干預措施,為避免嬰兒夭折和確保他們健康成長至成年作出巨大貢獻。(新華網)
7、慢性藥物性肝損傷治療優化方案出爐
藥物性肝損傷是全球關注度最高的藥源性疾病之一。近日記者獲悉,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和病理科教授鄒正升、趙景民、紀冬團隊,與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醫學部肝臟疾病科組成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科研團隊,經過嚴格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推出36周短程優化激素治療方案,成功將慢性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的激素治療療程縮短12周。研究成果近日在《肝臟國際》雜志在線發表。(科技日報)
8、追蹤關鍵細胞起源 找到肺病治療靶點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周斌課題組的最新成果。研究通過開發一系列細胞示蹤新技術,發現了成體肺臟中新生肺泡上皮干細胞的再生起源,為特發性肺纖維化、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臟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治療靶點和重要研究基礎。(科技日報)
免責聲明:若本網站字體或圖片存在可能侵權的情形,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予以及時撤除或作其他適當處理。特此聲明并望廣大公眾知悉和諒解。